查看原文
其他

课外兴趣班最好不要超过2个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 2023-10-15






如题,课外兴趣班最好不要超过2个

课外兴趣班一般指的是非学术领域(语数英科以外的)的兴趣班


课外兴趣发展,绝对是大部分家长绕不过去的一段弯路,今天我们系统的来讲讲这个问题,分为5个层面:


  1. 7个总览性观点

  2. 幼儿园、小学、初中的课外兴趣发展特点

  3. 时间表真实计算

  4. 一些特殊的情况

  5. 总结



7个总览性观点


1

//  放弃讨论天赋,报班的目的要清晰


-   99%的人上升不到讨论天赋的地步,很多天赋也是伴随着努力逐渐显现的

-   绝大部分家长没有判断天赋的能力

-   依托天赋的专业化发展路线,从人生角度来说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选择(很多苦逼、或受伤的运动员为例)

-   群众看奥运冠军会觉得他们是天赋,他们自己则觉得是常年的努力;外行看内行,两眼一摸瞎

-   大部分家长给孩子报课外兴趣班,并不是冲着“登峰造极”去的,为着“美好生活”而来,不需要讨论天赋


我们面试、沟通、研究过的上千个家庭,从小基本都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但到了中学阶段,他们兴趣发展的水平、在某一领域能够达到的高度,能够在实质意义上支持到国内外顶尖大学升学的,少之又少,我的样本观察比例是:1000个家庭里,可能不到20个。


所以如果家长是抱着极强的功利性目标的,基本可以歇了。


家长培养孩子兴趣的思路要清晰,你不是要孩子成为一个钢琴家或运动员(虽然也有小小小小的潜在可能),而是希望通过某个方面的投入,培养一些美好的意志品质,不管是坚韧不拔GRIT、团队意识,还是学会从一个角度审美生活,都是很好的出发点,因此你需要重过程、轻结果,不以【考证】和【刷简历】为导向。



2

//  【技能型】还是【熏陶型】?


课外兴趣班家长要区分一下你这个是【技能型】还是【熏陶型】。


简单来说,【技能型】就是不下功夫【练】就不行,比如乐器类、基本所有运动项目、舞蹈等等,不练到一个阶段你欣赏不了它本身的美,或者不持续进阶你就不能得到正反馈从而坚持下去。


【熏陶型】就是建立生活审美与培养素养/情趣类型的,比如历史人文类的相关活动、去逛博物馆、去看剧、看展、欣赏演出,这种就不需求以一个固定高频率反复去训练的那种,当然,这些领域想要培养出品位,也需要长期的积淀,文化素养类的东西不求阶段性快速出结果,但求和生活共鸣、感受到真正的力量与魅力,丰盈心灵。


课外兴趣班最好不要超过2个,这2个之中最好不要同时搞2个【技能型】的,学生练不过来,家长跟不过来,已经可以预见到鸡飞狗跳。



3

//  一般人,量达不到,段位升不动


我发现在任何一个培训班里,不管是舞蹈、击剑、篮球,还是游泳、钢琴、滑雪,班里最出挑的那一帮孩子,往往有一个持续且重度的投入,这个不是个例,这是基本真理。


一般孩子,选择【技能型】课外班的,课频在一周一次,或者一周两次的,暑假又不特别投入的,基本学不了啥。量达不到,质变不了,久而久之,上又上不去,学的越来越没劲儿,慢慢地就放弃了。一般投入个2-3年,战线拉得很长,时间、接送、精力、钱也都投进去了,最后也没学的咋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基本上普通人都会落这个大俗套吧~


建议选择1个领域重度投入下,重度投入的形式包括:一周3节课或以上,暑假浸泡,家里日练习不能停,家长在市范围内帮孩子物色好的平台和老师,长期鼓励与后盾支持等等等等。


在任何一个领域【能上去】才能真正帮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意识,与正反馈的成就感。


再次强调:兴趣不进阶,很容易磨没~



4

//  如何做减法,什么时候做减法


普通家长在幼儿园或小学的某个阶段,思路一定是:撒一把兴趣班,看看孩子到底对哪个感兴趣,或者在哪方面有潜力。


这个思路没问题,但很多家长和孩子长久处于这个阶段,3-5个兴趣班平铺的时间能长达好几年,这就是典型错误姿势了。


我们建议这个平铺的阶段最好不超过1年,这1年找感觉、做判断,1年完了,看看孩子做什么选择,5个砍成2个,然后在其中1个上面重度投入。


一般家长喜欢在幼儿园阶段铺大平面

可以

3岁-4岁铺

铺一年到5岁了做【第一轮课外项目管理决策】

看看怎么砍?


不要到了一年级再做减法,5岁就做减法啦!!!


先做减法,后面可以再做加法(这个设计思路以后再讲)。

而不是一路大平面铺,然后一路被动做减法、丢盔弃甲。



5

//  课外兴趣最要避免的就是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就是家长和孩子都没认真去想事情、做事情,家长只是想把娃丢出去甩包袱,娃自己也没啥想法:“我妈让我学这个的嘛”,那这种大部分就是在浪费时间了。


家长要规避三种心理:

  • 别人都报了,我不报,心理压力大

  • 别人都说好,我无脑跟

  • 报了,钱花了,宝宝你要是学不好就是你对不起我了


反正报班不是在形式上给自己营造一种:“你看,为娘已经全给你报上了,我对你可是仁至义尽了”的心理氛围,也不落入“终于搞定了,一切都交给专家了”这样的思维陷阱。


少报点,给自己后端的持续项目管理减轻点压力。



6

//  不要把“好玩”作为核心追求


课外兴趣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兴趣与激发内驱力,但肤浅的“喜欢”却没有太大价值,“去玩”谁不喜欢,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机构为了生存,挖空心思必须把课程变得“好玩”(为了“好玩”大部分课外班都做降维,以降低学习效率的方式来交换家长续班付费的意愿),家长也形成了一个观念,“好玩”的课孩子才愿意去上啊,不“好玩”是老师的责任。


说真的,我对自己孩子,特别希望培养她一种【不好玩也能耐得住】的性子,把兴趣做成事业最终也要凭实力,重要的事、追求的事,好玩要干,不好玩也要铆得住,要不然啥水平没有还特嘚瑟,说想法能说上天上去,落地的事儿一件做不了,深二代就很容易眼高手低,生活水平高、创造能力低,这属于Top 1的培养风险。



7

//  不是所有的兴趣都要搞成兴趣班


如题,不做解释~




分阶段的兴趣发展特点

与注意事项


幼儿园

孩子什么都喜欢,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与特点去把一下

孩子兴趣飘得很快,家长要带孩子稳心性

多下楼活动、社交,不要多报班

家长花时间把握中英双语亲子阅读,每天1小时

幼儿园课外课意思一下就好,别太认真就是

运动项目好好选一个


小学

先把语数英课外的时间算好,包括阅读时间,再倒推有多少时间留给兴趣班

课外兴趣班同步的不超过2个,最好【技能型】和【熏陶型】交叉

先做减法,等孩子大一点有想法了再酌情做加法

一路找好老师,碰到好老师、合适的老师就死死吃住

大部分孩子只有三分钟热度,不要随意开始

乐器不喜欢了的,坚持不住的,赶紧扔以后想了可以再拾起来

学校的课外课,除了学校有积淀或重点投入的个别领域,其他的,别有啥预期

一定要制作项目管理时间表,一定给孩子要有留白时间


初中

孩子们普遍喜欢电影/摄影、流行音乐、明星、模特、游戏这些东东,你怎么引导?

孩子们普遍对【名利】和【炫酷】【浮夸】的东西很向往,咋整?

孩子想把【时尚】【音乐】【艺术】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是不是就随他?

初中普遍大家都被动已经做了减法了,特别提示一点:给运动多留点空间

定升学方向,在此基础上理顺【兴趣】发展逻辑与方法论,支持升学

编程可以考虑一下,算是必备第三门语言吧

见人、见世面

时间管理、时间管理、时间管理



时间表真实计算


之前我们在羽毛球那篇文章(点这里阅读)里说过,你想象中的课外时间表和认真列出来的时间表可能是两个概念,这次复习一下。


我自己娃之前只有一个【技能型】兴趣班:街舞,今年春节后因为孩子对羽毛球兴趣高涨,以下是我们在考虑要不要加第二个运动项目的时候做的表。


加课以前我们可能是这样(仅供参考):



是不是代表了深圳人的佛系?


你以为,加报了一节羽毛球课,可能是这样的:



实际上,比较靠谱的真实情况(在娃眼里)可能是这样:



已饱和,仿佛一个大写的【惨】字!

这就是一张报了2个课外兴趣班的真实时间表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建议

【课外兴趣班最好不要超过2个】

因为你还要阅读

因为你还要练习

因为你还要玩儿


PS:疫情花了一个月带miumiu一起评估老师,找地方,好大功夫

现在人家练了大概也就是六七次羽毛球课吧,热劲儿过了.........

让老母亲思考一下后面怎么办........




一些特殊情况


1

//  能力爆炸型


有一些小孩真的是天赋异禀、能力爆炸型,学习速度和效率让你望尘莫及,这种情况下,ta就总是吃不饱,就可以同时搞好几个,还搞得很好


之前有一个学神级孩子,学校不够她学的,体外花大量时间、非常广泛的阅读,暑假自己写出30万字的魔幻小说,周末从来不写作业,全部用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自主能力超强,钢琴、歌曲创作、画画、英文演讲等等都达到一定水平,而且持续创作,非常享受。


那这种就让人家自驾驶吧,你作为人肉工具人供差遣就好。


2

//  特知道自己要什么那种


大部分小孩,甚至是家长,都属于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型

但是个别小孩,他就是很笃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以及怎么做

俗称:心里有数,做事有主张

这种孩子可以将【技能型】转为【欣赏型】项目

不求速成,没有大量训练,但他能细水长流的真心享受学习的过程

一般当然也是有一定实力保障才会这样

但主要是自己有自己把握生活的某种淡定的风格



总结


现在这个时代吧

爹妈带着在寒暑假环球旅游见世面简单

老老实实静下心来学一点东西难

总是太多的选择

总是眼花缭乱

总是有更好的仿佛在前面等着你


当家长张口问:“老师,那你觉得我们学什么会比较有用”时,

基本就已经南辕北辙、错得十万八千里了


钢琴八级

青少年全国模特比赛冠军

深圳市科创二等奖

XX学校管弦乐团的首席小号手

Robot Rave全国一等奖

XX科技编程比赛深圳第三名

XX国家一级运动员

国际高尔夫青少年大师赛一等奖

AMC国际数学竞赛全球前5%

6年级托福100分

曾去过希腊、德国、日本、俄罗斯、摩洛哥、南极等地区

曾参与XXX国际实验室的XX科研项目


说实在话,作为一个阅尽千帆的招生官

看到这些title、这些奖项、这些表述时

我的心里连一丝波澜都不会浮起

当真实的学生坐在你的面前时

简历与真人之间的巨大Gap才会显现

有时候,是惊喜

大部分时候,是失落


比起在哪个领域获得了什么奖项而言

当这个学生坐在你面前开始交流

他对自己的思考

他思考的深度

他对生活的理解与向往

他的处事态度与对世界的热情

就会一一展现

藏都藏不住

我们只用20分钟

就能感知到这个孩子的心性与张力

【能力】与【追求】兼备的人

可真的是少啊


大部分孩子

跟我们以前一样

还是傻傻的冲着别人set好的标准

去刷一张高大上的简历

去过一种Checklist式的人生

去打造大家共同欣赏的“优秀”

So pathetic


当周围熙熙攘攘皆是此类时,

偶尔读到这样一篇三四年级小学生的作文



你知道会有多么意外和惊喜吗?

像这样在进行着思考的孩子

需要什么奖项来证明他的价值吗?



END


添加卡小拉老师微信

跟踪卡拉老师每一天的朋友圈教育分享

👇



卡拉与小伙伴


【卡拉与小伙伴】是深圳市首个依托于拥有资深学校管理经验的团队、致力于提升家长认知、增强家长对现代教育理解的第三方教育平台。


卡拉老师团队基于多年对国际学校与创新性公立、私立学校的观察与创校经验,成功打造了从家长认知视角出发的、系统的【现代教育通识基础课】系列,覆盖0-18岁年龄段,在【路径选择】【如何择校】【学习规划】等重点主题上具有深度研究。


服务项目:

• 卡拉老师一对一定制化教育咨询 

• 卡拉老师全景教育战略规划设计


卡拉老师

•清华大学 管理学学士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力进修认证 

•前著名双语学校创始团队、教育工作室负责人与招生总监 

•对创新型公立学校样本具有深度观察,曾参与一所特色国际化高中的创设 

•深圳某顶尖K12双语学校战略咨询顾问 


 往期推荐 





公众号算法已改

为了即时收到文章推送

记得点“”与“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